云南坐拥石斛、三七、核桃等丰富的药食兼用资源,但在现代产业化进程中,常面临粗放利用的困境,价值未被充分挖掘。近日,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田洋教授团队完成的“重要药食兼用资源精准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该项目获得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历经10余年产学研攻关,科研团队聚焦石斛、核桃、三七等重要资源,取得了以下成果:揭示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基于功能因子定向发掘及精准结构表征技术,揭示了药食植物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突破了功能因子精准发掘难、量效构效关系不清晰的瓶颈。构建生物增效制备技术体系:突破复杂基质中功能因子高效生物转化富集技术难点,构建出定向调控的生物增效制备技术体系。例如,通过发酵工艺,使三七叶中皂苷含量提升近两倍,并验证其抗疲劳功效,让三七叶从被忽视的部分变成了新产品研发的“金叶子”。开发高值化健康产品并产业化应用:基于多维功能因子活性保持及稳态化递送技术,开发出高值化健康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如将核桃的仁、壳、皮及副产物充分开发,转化为核桃发酵乳、核桃肽、核桃酱油、凝胶化核桃油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把大分子蛋白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活性肽,难利用的多糖转化为高生物利用度的低聚活性多糖,易衰减的多酚类物质经转化修饰后,稳定性与功能得到双重提升。该项目首创以功能因子为核心的“精准识别—定向调控—靶向递送—智能制造”四位一体的精准制造技术体系,系统贯通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路径。项目成果经第三方评价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授权国家专利87件,发表论文174篇,制定标准15项,创制健康产品51个,近三年新增销售额达204.85亿元,为云南高原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推动了药食兼用资源精准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