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这一关键节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28万千瓦,约占全国在运总量的六分之一。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介绍: 突破关键助力此次新投产的机组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投产后便进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参与交易,可消纳18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意义重大,不仅为大湾区抽蓄规模突破贡献力量,还将于年底前全面建成投产,并实现抽蓄机组的整机芯片级国产化,同时开启我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抽水蓄能机组100kA成套开关设备”的规模化应用,助力国产抽蓄装备向高端化升级。 现有电站运营成果截至2025年9月底,广州、深圳、阳江等6座抽蓄电站已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调节电量3265亿千瓦时,相当于550万居民用户30年的用电需求。这些电站的管理模式与技术应用颇具亮点,如位于广州的我国首座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采用“一人多站”集约化管理模式,将设备控制效率提高2至3倍,实现多座电站集中服务区域电力系统;我国首个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平台接入33台抽蓄机组的40多万个信息数据,通过大量算法模型对机组运行状态实时分析,替代超95%的设备人工巡检,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提前发现30多个设备隐患,保障了电力可靠供应。 重要意义与影响保障能源供应与稳定:粤港澳大湾区用电量巨大,2024年突破1万亿千瓦时且同比增长超8%,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的“蓄电池”“稳压器”和“调节器”,能在用电低谷蓄水、高峰发电,有效平衡电力供需,减少停电风险,为工厂、数据中心、5G基站等用电大户及居民用电提供稳定保障。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该区域抽水蓄能电站可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发电量,如梅州抽蓄电站二期新机组能消纳18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减少新能源的“弃风弃光”现象,助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推动大湾区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每年可减碳数百万吨,环境效益显著。引领行业发展与技术升级:大湾区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成为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调节能力分别超过1000万千瓦和2000万千瓦的区域,其在管理模式(如多厂站集控中心)、技术应用(如人工智能数据平台、国产装备升级)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抽水蓄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