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开启“速冻”模式,多地将迎今秋以来最冷时段
山西忻州,清晨的麦田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朝阳下闪烁如钻石——这是冬季来临前最后的秋日赞歌。
清晨,陕西神木圪丑沟站气温已降至-4.2℃,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气象台在早晨11点27分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与此同时,沈阳市民在霜降节气后迎来最低气温-1℃的早晨,而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正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到中雪,局地大雪。
随着冷空气不断南下,北方地区正式开启“速冻”模式。未来十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3℃,其中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4℃至5℃。
01 寒潮席卷北方
冷空气正在北方地区展开它的“速冻”行动。
10月24日清晨,陕西神木圪丑沟站气温已降至-4.2℃,长安光头山站也低至-2.7℃。
与此同时,沈阳迎来霜降节气后的又一个冷晨,最低气温达-1℃。
不只是低温,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多地还接连发布了霜冻、大风、道路结冰等预警。
山西省气象台甚至发布了全省范围的霜冻蓝色预警,预示着此次冷空气影响范围之广。
中国天气网指出,未来十天,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持续偏低,其中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4℃至5℃。
这股冷空气只是开端,明起至27日,又一股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带来更多降温。
02 雨雪天气齐袭
随着“速冻”模式开启,北方多地降水形态开始转变,雪和雨夹雪逐渐取代降雨,成为天气舞台上的主角。
黑龙江气象台预报,25日白天到夜间,大兴安岭、黑河北部阴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黑河南部、伊春等地则多云有阵雪或雨夹雪。
吉林气象部门预计,10月29日至30日,中东部大部将迎来小雨转雨夹雪;10月31日至11月1日,东部和南部更有小雨转雨夹雪转小雪,南部山区局部有中雪。
北京也不甘落后,预计今天夜间至明天上午,北京有零星小雨,山区有小雨或雨夹雪。
河北的天气舞台同样不平静,今天傍晚到夜间,张家口南部、保定西北部、邯郸南部阴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山西的天气则更为复杂,省气象台预报,10月24日北中部局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有小雨,北部局部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
03 海陆大风助推寒潮
在气温下降的同时,大风也成为北方“速冻”模式的重要推手。
吉林省气象部门预计,26日至27日,东部有5级西北风,瞬间风力可达7级以上;其他大部地区有4级左右偏西风,瞬间风力可达6级左右。
河北天气舞台也不平静,明天夜间到26日,张家口、承德、保定西北部有西北风4到5级,阵风6到8级。
26日,渤海海域和沿海地区有偏北风5到6级,阵风7到8级。
山西也加入了大风行列,预计10月26日,北中部部分和南部局部地区有4级左右、短时6-7级西北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气象台和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气象台更是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
04 低温持续威胁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十天,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起伏较大。
25日至26日、31日至11月1日,山西将遭遇两次冷空气过程。
河北也将迎来明显降温,26日至27日早晨,全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下降4~6℃,局地下降6~8℃。
沈阳的降温更为显著,周日开始,新一股冷空气将使当地最高气温降至8℃到9℃之间,夜间最低气温徘徊在-4℃到-6℃之间。
陕西同样无法幸免,预计26日日平均气温陕北北部下降4~6℃。10月31日,陕北日平均气温将再次下降4℃左右;11月1日,关中日平均气温也下降4℃左右。
05 生活影响全面显现
北方“速冻”模式开启,对人民生活多方面造成影响。
中国天气网提醒,目前已是霜降节气,冷空气频繁,气温起伏加剧,进入秋冬季昼夜温差最大时段。公众需注意气温变化,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及时添加衣物,以免着凉感冒。
雨雪天气导致的道路结冰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安全产生威胁。
吉林气象部门建议,未来十天中东部有雨雪天气,届时路面湿滑、路况变差,各地要注意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农业方面也面临挑战。吉林气象部门提示,各地应抢抓晴好天气,加快秋收进度;同时加强设施农业管理,预防棚室蔬菜冻害。
天干物燥,火险等级升高。山西气象部门近期提示,该省降水偏少,天干物燥,需注意加强防火工作。
吉林省也面临类似情况,秋季湿度小,加之未来十天降雨稍少,风力较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升高。
气象专家提醒,目前已是霜降节气,冷空气频繁,气温起伏加剧,北方进入了秋冬季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公众需注意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避免着凉感冒。
随着冷空气不断南下,北方多地最低气温可能创下今秋以来新低,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
|